【信息时间:2025-01-0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岁月更迭,新年又至。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的大潮中,2024年的中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可谓风起云涌,变革与创新成为年度主旋律。从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到数字化转型、评标专家管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成果不仅重塑了行业生态,更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紧握时代脉搏,以创新引领发展,以规范保障公平,共同书写了公共资源交易新篇章。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和公采视讯传媒根据全年业内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以及旗下新媒体平台的文章阅读量,评选出了“2024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大新闻 ” ,以供业内参考。
一、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概念
2024年7月21日发布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首次提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概念。《决定》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 点评: 《决定》首次提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概念,标志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完善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二、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 招投标领域公平审查规则 》
2024年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规则》细化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的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和监督管理等内容。此外,《规则》在《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基础上,聚焦经营主体反映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7个方面40余项审查标准。《规则》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机制,规范招标投标政策制定活动,着力从源头上减少排斥、限制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点评: 《规则》的出台,填补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则空白,为政策制定机关准确理解与适用审查标准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规范政府招标投标政策制定行为,解决地方政府部门设置招标投标交易壁垒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三、财政部出台《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2024年4月24日,财政部出台《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在公开招标等七种采购方式之外,增设一种新的采购方式——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合作创新采购与现行采购方式买“现成产品”不同,主要用于采购目前市场上无法提供的、需要研究开发的创新产品。实现共同分担研发风险、共同培育初始市场,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更好支持应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点评: 《办法》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丰富政府采购方式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是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从需求端出发,有针对性的促进供给侧创新驱动,能更好的发挥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持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四、国办印发《创新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健康发展意见》
2024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4方面原则,通过完善招标投标制度体系、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完善评标定标机制、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协同高效监督管理、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提升招标投标政策效能、强化组织实施保障,形成改革创新招标投标制度设计,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 点评: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意见》发布有利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五、国办印发《政府采购整建促三年行动方案》
2024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行动方案》明确了3方面9项重点任务,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着力解决当前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健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 点评: 《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提出未来三年政府采购重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功能,是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做好下一阶段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指引,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六、国家发改委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2024年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级、县级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整合后的平台应当具有唯一名称、唯一运营主体。将地方平台全部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完善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合同履约监管机制。推动地方在能源中长期合同、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等领域开展合同履约信用监管试点,完善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建设,推动实现“地方-国家”合同履约信息共享和监测,提高合同履约的透明度和监管效率。 点评: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法治化、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行动计划》的发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七、国家发改委印发《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
2024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办法》共有7章36条,主要从基本要求、评标专家库组建和评标专家选聘、评标专家抽取和评标专家库共享、履职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原《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2003年第29号)同时废止。《办法》在修订过程中突出四方面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二是吸收实践经验。三是强化闭环管理。四是突出创新引领。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严格评标专家库组建条件。二是规范评标专家选聘。三是细化评标专家抽取规定。四是深化评标专家库共享。五是强化评标专家履职管理。六是明确各方法律责任。专家全周期管理:一是明确管理职责。二是创新管理方式。三是建立轮换机制。四是强化终身追责。 点评: 《办法》力求通过完善评标专家入库审核、教育培训、履职考核、动态调整等全周期管理机制,加强和规范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提高评标专家队伍整体素质,从评标专家这个“小切口”切入,由点及面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八、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202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5年,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初步建立,公共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发挥。 点评: 公共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这对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存分析交易产生的海量数据,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九、 国资委、发改委发文规范央企采购
2024年7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强化采购寻源和供应商管理、完善采购执行和评审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增强采购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推动中央企业采购管理规范化、精益化、协同化、智慧化发展。《意见》特别明确了非招标采购的四种方式,对相关项目执行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点评: 《意见》结合中央企业实际,特别针对近年来巡视、审计等反映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央企采购管理工作重点方向。《意见》出台标志着央企采购与风险管控进入了新阶段,并对国企采购产生巨大影响。
十、2024(第九届)公共资源交易主任年会胜利召开
2024年12月19日, “2024(第九届)公共资源交易主任年会”在云南省景洪市胜利召开。本次会议会议主题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治理与创新发展”,旨在贯彻落实国办63号文、41号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21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弘扬各级交易机构先进做法,构建新发展格局。 点评: 作为业内最具影响力年度盛会,九届主任年会解读了2024年国家相关部门重要政策,分享了全国各地交易机构创新亮点,为业内搭建了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地合作与创新。
来源: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网